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找回密码
 点这里注册
查看: 449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泰山学者青年专家任超:交叉融合 创新突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4-29 10:0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来自山东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这里注册

x


任超(前排右一)团队讨论患者病情

任超(右二)团队进行实验


(烟台论坛客户端 4月29日讯 通讯员:李成修 崔方荣 姜宗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医学研究范式随之出现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医院创新发展也面临着复杂多变的严峻挑战。如何形成自身特色,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优势学科,更好地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不同领域“交叉融合”产生“1+1>2”的“催化剂”效应,或可成为医学研究创新发展的新思路。
在烟台毓璜顶医院,就有这样一位年轻人,他在我市卫健系统唯一自主培养的泰山学者特聘专家宋西成教授的精心指导下,依托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及山东省耳鼻喉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平台,探索发现了鼻科学与神经科学交叉融合的新路径,率先在国内倡导“鼻病脑治、脑病鼻防”新理念,大力推动鼻-脑交叉领域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成为青岛大学鼻-脑交叉方向首位博士研究生导师……他就是烟台毓璜顶医院临床研究中心副主任、泰山学者青年专家任超。
近日,记者见到了这位多学科领域交叉且“医教研”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优秀青年医生,一个多小时的深入谈话,他言语间无不透露出对医疗事业的热爱、对生命的敬畏,以及对持续攀登医学高峰信念的坚定与执着。


任超(右四)指导学生科学研究


勇立潮头交叉融合,做科研学术“攀登者”
医疗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要做一名好医生,不仅要救死扶伤、治病救人,还要有肯钻研、擅钻研,勇攀医学高峰的恒心和毅力。
一次夜班,在处理完急会诊患者后,已是凌晨3点多,正准备休息一会儿的任超却突然接到急诊电话,告知外地一名重度结核性脑膜脑炎昏迷的患者马上转来医院,让他做好交接准备。见到这名患者时,任超发现其全身浮肿、呼之不应,病情复杂、危重。诊疗过程中,任超和其他同事一起将新引进的“脑脊液细胞学”技术进行改良后应用于该患者。经过一番努力,治疗过程顺利,效果明显,患者最终意识清楚,步行出院。这项新技术也助力科室获得了烟台市科技创新项目支持,由此打开了任超以临床问题为导向的科学研究探索之路。
在后来的不断实践中,任超发现,研究成果仅进行单纯的文章发表,不进行临床转化,就是“纸上谈兵”。面对这种困境,他在博士毕业后,第一时间回院从事博士后工作,继续进行以临床转化为导向的科学研究。
在其博士后导师宋西成教授的指导下,聚焦鼻-脑交叉领域,重点围绕神经免疫介导的-脑通讯紊乱相关疾病进行诊疗新探索及其成果转化。对鼻-脑应答代表之一的过敏性鼻炎(AR)相关抑郁,他和团队依据发病机制对其进行了新的亚型分类,相关文章1年间单篇TOTAL VIEWS AND DOWNLOADS已达到8871次,引用15次;他和团队针对AR脑应答的总结,获得编辑和审稿人的积极肯定,被冠以“Significance”发表,为AR对大脑结构和功能的影响以及随后产生的行为改变开辟了一个新的认知方向,并提供了临床可以参考的干预措施。同时,从AR开始,将鼻-脑交叉研究范围引申到哮喘等其他气道过敏性疾病,提出“气道神经科学”研究新方向,且对气道疾病脑应答的每一个症状都做出了机制解释,并给出了相关症状的处置方法与建议。目前,相关研究成果被上海、江苏、河南及山东等省市17家单位应用于相关疾病的临床诊疗和基础研究,并受到鼻科学、神经科学领域权威专家高度评价,为解决相关疾病超早期防治提供了新思路。
基于鼻-脑交叉团队的不断创新,任超先后被《AME科研时间》、《医学参考报神经内科频道》报道,并受邀在MDS大会、全国鼻科学及神经病学年会等国内外重要会议上进行交流。近期,任超在宋西成教授指导下撰写的《鼻-脑轴与相关疾病:概述与思考》一文被《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嗅觉障碍诊疗进展”专刊约稿,这是对-脑交叉研究的莫大肯定。
任超说,鼻-脑交叉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后续肯定会有更大的新突破,比如目前该团队正在进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山东省重点实验室的申报工作,都有鼻-脑交叉融合的身影,期待更多研究成果转化落地,更好服务于人民健康。
兢兢业业仁心仁术,做生命健康“守护者”
2014年,任超来到烟台毓璜顶医院工作,并开始接受首批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这也成为他人生的一大转折点。
规范化培训的那三年里,他几乎是每天早上第一个到达病房的规培生。7点之前到位后即开始梳理各床位患者的病案情况,下班后也是很晚才离开,夜间碰到棘手病例更是随叫随到,原科室负责人孙旭文主任曾多次提到:临床工作中的任超医生,能够做到数年如一日每天进行早查房,值得称赞。
正因为勤奋好学,他也获得了更多接触急危重症患者的机会。一次,提前早查房的任超被值夜班医生告知,刚转来一危重昏迷患者,上级医生急会诊未归,希望帮忙处理。任超立即放下手中工作奔向患者。
通过询问重点病史和查体,并阅读患者急诊颅脑CT后,任超确定患者为急性脑梗死,且考虑脑干梗死的可能性大。在排除禁忌并确定发病时间窗后,任超一边有条不紊地对患者实施静脉溶栓,一边对接神经介入医师为患者行桥接取栓手术治疗,患者最终转危为安。
“医者仁心”是他临床诊治病患的最好写照,每一次临床诊治,每一项技术应用,他都能够站在病患的角度,真正急其所急、想之所想,积极创新的同时注重效价比,为患者留下值得信赖的人性化诊治体验。
真诚以待坚持不懈,做人生之路“合伙人”
以诚相待,不论是对患者还是周围的同事,始终用一颗感恩的心,真诚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有一次,在下班回家路上街边摊点买菜的他,突然被旁边的老大爷握住手,激动的说道:“任大夫,原来是你啊。上次住院真是多亏了你,托你的福,我现在身体是越来越好了。任超看了半天才反应过来,原来这位老人是他曾经负责接诊治疗的病人,入院时已意识不清、病情危重,加之老人年纪大,当时还下了病危通知,但经过任超与同事们的全力救治后,老人最终挺了过来,所以印象格外深刻,自康复出院之后多年未曾再见,不成想多年之后在路边相遇。由于接触的病人实在太多,说实话任超并不能完全记住每位患者的名字,但当看到曾经的患者现在身体健健康康地走在路上,甚至擦肩而过时还能认得自己时,作为医生,也作为这人世间芸芸大众的一员,那一刻任超觉得医学之路虽苦,但也值了。
从参加工作到规培,从读博到入站博士后,近十年的经历,让任超的人生观变得更加豁达与务实。十年的磨砺,他对自己的事业规划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对自己的人生成长也有了更高标准;更重要的是,他深刻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几年前,一例任超参与的需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神经内科、重症医学科、感染性疾病科等多学科共同处理的复杂病情患者的治愈实例,更让任超坚定了他打造毓医式最佳“合伙人”的初衷,以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诊疗思维,去为患者更好地服务,陪伴患者走好人生之路。
在采访中,任超多次提及“坚持”二字,称这是他成长道路上的关键词。从优秀博士毕业生成长为交叉复合型杰出青年人才,从医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首位出站博士后成长为泰山学者青年专家,每一次跨越都是对“坚持”最好的诠释。在护佑人民健康的道路上,他将坚持不懈奋斗,勇攀医学高峰,不断创新突破、超越自我。


任超

专家简介
任超,医学博士、博士后,副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泰山学者青年专家、齐鲁卫生与健康杰出青年人才、山东省优秀住院医师。烟台毓璜顶医院临床研究中心副主任、鼻-脑交叉课题组长、中青年技术创新标兵,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免疫学分会委员、山东省科技专家库专家、山东省医学会转化医学多学科联合委员会委员、SCI杂志《JoVE》客座副主编、Neuroprotection》青年编委、《Brain-X》特邀编辑等。
依托山东省耳鼻喉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平台,致力于交叉脑科学相关疾病的科研、临床和教学工作。近年来承担国自然面上项目、省自然重点项目等课题12项,累计经费300余万元,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等奖励13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和中文核心论文50余篇,出版著作2部,带教指导硕士研究生10人,多人获得国家奖学金和考取博士研究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这里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社区地图 | 删帖帮助 | 手机版

烟台论坛-烟台社区 鲁ICP备05034347号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05号

免责声明:本网页提供的文字图片及视频等信息都由网友产生,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