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41612
- 经验
- 点
- 威望
- 点
- 金钱
- 两
- 魅力
- 点
- 金币
- 元
- 性别
- 保密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7-1-26
- 最后登录
- 1970-1-1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这里注册
x
虽是寒冬时节,万华烟台工业园二期项目却建设得如火如荼。作为二期工程核心的万华百万吨乙烯项目不断取得新突破,预计2020年下半年可建成投产。
这是第一个落地山东省的百万吨级乙烯项目,致力于打造国内最高水平的乙烯产业链。该项目不仅将打造万华的新高度,也将为烟台高度再添一笔亮色。
过去的一年里,烟台以看得见的速度在努力、在奔跑,一次次刷新“烟台速度”“烟台高度”“烟台力度”。
一期投资1379亿元的山东裕龙石化项目,作为全省新旧动能转换的标志性工程,顺利完成前期手续,上报国家待批;蓬莱国际机场二期建设拉开帷幕,烟台港西港区工程加快推进;大莱龙铁路扩能改造全线铺开;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烟台片区获国务院批复正式揭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全面提速……
令人振奋的消息不断传出,烟台向大向强的步伐愈加坚定。
作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祥地之一,烟台以敢为天下先的气魄和攻坚克难的勇气,铸就了发展的繁荣与厚重。如今,面对新旧动能转换等国家战略叠加带来的机遇,烟台以创新为引擎,外引内生,在转型升级中不断抢得先机。
借势大战略,开拓大格局,烟台正在收获着新希望。
“进退之间”看变化
高质量发展的“高”,落脚在城市能级与核心竞争力的持续提升,体现在经济体量和发展速度的支撑。
将烟台置于全省发展的坐标轴中,更能看出其近年来的发展轨迹——
从全省16地市综合对比来看,近几年来,无论是生产总值的增量还是增速,烟台都位居全省第一梯队。 从自身的纵向对比来看,烟台锚定“保三争二抢第一”的工作标准不动摇,打出政策组合拳,顶住了经济下行的压力,稳住了发展的“基本盘”。
1月10日,烟台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市长陈飞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烟台去年全年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左右,其中“四新”经济投资占比53.3%,比上年提高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5%左右,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继续保持全省领先。
数字背后,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城市服务功能和核心竞争力全面提升。深入剖析烟台近年来的发展数据,可以看出烟台 “进”与“退”之间的主动求变。
生物医药产业就是其中的典型例子。
近年来,以绿叶集团为代表的一批医药骨干企业高速发展,医药健康产业每年以近15%增幅保持高速增长,烟台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入选国家首批66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名单。截至去年底,全市生物医药产业销售收入近千亿元。医药健康产业正成为烟台应对城市竞争的核心产业。
新动能正在加快形成。
2019年,烟台实施100个过亿元重点技改项目,万华百万吨乙烯、尼龙12、 华润化学等一批项目加快建设,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0%以上,海洋特色优势更加突出。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世界工业设计大会等取得圆满成功。在“打造先进制造业名城,建设面向东北亚开放合作新高地”定位的基础上,烟台聚焦重点项目,全力打造新动能增长点。
进,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成长。退,落后产能加快出清,围绕布局腾笼换鸟。
2019年,烟台对高污染、高能耗、低效益的行业和企业进行全面清理,全年关闭淘汰落后化工企业174 家,清理整顿石材企业618家,累计治理“散乱污”企业6000多家,完成省下达的万元GDP能耗下降目标。
新旧动能转换的内核,实际上是一场利益格局的除旧革新。自上而下的压力,和自下而上的动力,两者的彼此呼应,成为烟台快速发展的助燃器。在发展的大格局中,烟台锚定发展目标,转型精准发力,腾退大刀阔斧,在有所为有所不为中切实做到“一盘棋”。
“加减之间”看魄力
作为2019世界工业设计大会的活动内容之一,10月18日下午,烟台首届“市长杯”工业设计大赛颁奖典礼举行,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申报的“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蓝鲸2号)获得金奖,这是目前全球最大、钻井深度最深的半潜式海上钻井平台。
从一穷二白到屡摘桂冠,十几年时间里,中集来福士实现了核心产品的自主设计、自主知识产权从零到100%的突破,一座座大国重器,以自主创新之力在世界海工舞台上挺起了“国之脊梁”。
坚持自主创新,近年来,烟台不断锤炼创新策源能力,更加自觉地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探索构建一个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圈。
从东岳、万华、张裕、冰轮到全省首家科创板上市的睿创微纳,从尼龙12、 华润化学等一批项目加快建设到51家“专精特新”企业,这些老牌的传统企业和新型的创新型企业共同构成了烟台产业转型升级的群像。
庞大的创新矩阵正在形成: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来了,一汽宝雅新能源汽车来了,山东毅达新旧动能转换30亿创业投资基金成功落地。2019年,烟台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19.8万户,增长59.9%,创新型企业呈爆发式增长态势。越来越多知名企业和机构将新技术、新业务布局在烟台,将创新的基因深植于烟台。
多项“全省第一”“全国第一”“全球第一”,让世界看到了奋进中的烟台。对标先进、追求卓越,烟台日益在新一轮改革发展中跑出加速度。
企业创新做加法,政府权力做减法。创新能力加速崛起的背后,可以看到烟台自我革命的魄力。
伴随着流程再造工作的进行,一次办好、一窗办好等词语已经深入人心。在前期把脉问诊、对症下药的基础上,烟台印发《聚焦五大领域加快流程再造工作实施方案》,全面推行“一窗受理”“一链办理”“一网通关”为总的目标要求,对涉企审批、为民服务、城市管理、项目落地、自贸试验区等五大领域、50个方面的工作逐条进行梳理提速。
随着“数字政府”加快建设,政务数据归集工作在全省率先完成,企业的发展活力进一步被激发,经济运行的内生动力进一步提升。
制度创新的活力,来自刀刃向内的勇气。通过政策引导、政府让利,烟台的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创新聚集效应不断增强,成为烟台新一轮强劲的制胜之道。
“开合之间”看未来
烟台,因工业而强,因改革开放而兴。见证、参与改革开放40年波澜壮阔,开放合作已然内化成城市发展的品格。
新时期,政策的叠加,为烟台构筑更高水平、更高层次的开放发展新格局带来了重大机遇,也赋予了烟台重大的历史责任。跳出烟台看烟台,立足全局看烟台,更能看清时代背景下的烟台坐标。
去年底,烟台市代表团随山东省代表团赴韩国访问。12月1日,烟台市委书记张术平率团首站访问了三星物产、斗山英维高株式会社,向韩国方面展示了烟台山海神韵、风土人情,推介了烟台经济情况、产业特点,集中签约了中韩科创孵化、医疗器械产业合作、中韩卡通文化项目、高端智能电子生产基地、微藻生物科技等8个合作项目。
借得东风好扬帆。
“加快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入开展‘双招双引’,充分发挥省级以上园区对外开放主阵地作用,巩固提升外经外贸,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关于对外开放,市委书记张术平这样强调。
新旧动能转换的当下,烟台需要搭建面向世界的大舞台,走出去、请进来,在更大范围内集聚资源辐射影响力。
作为烟台首个国家级国际合作园区,中韩产业园发挥了纽带和桥梁作用,通过引进项目、设立孵化基地等举措,成为全市开放发展的一个新引擎。去年8月31日,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烟台片区(以下简称烟台片区)正式挂牌运行,打造了经济新增长极。
从一系列数字中可以看出烟台开放发展的成绩:全年成功举办100 多场境内外招商活动;共引进世界500强项目96个,中国500强项目51个;2019年前11个月,全市完成外贸进出口2609.1亿元,总量保持稳定;全市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10个项目,增长57.1%……
开放合作,让曾一度处于交通末梢的烟台变成联通发展的新枢纽。依托生态、海洋优势,烟台吸引来大批央企、民企和跨国公司的目光,大项目好项目争相落地,铸就了产业高地。更开放、更包容,正成为烟台城市发展最亮丽的底色。
谋定而后动,厚积而薄发。如今,烟台又一次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推进新时期改革开放,一个更有活力、更有魅力、更有实力的烟台未来可期。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孙毅
|
|